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刘禹锡

刘禹锡

刘禹锡 刘禹锡(772年-842年),字梦得,荥阳(今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)人,祖籍洛阳(今河南省洛阳市),自述“家本荥上,籍占洛阳” 。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(一说为匈奴后裔),自言系出中山(今河北省定州市)。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 刘禹锡出生于苏州嘉兴(今浙江省嘉兴市)。贞元九年(793年)进士及第,初任太子校书,迁淮南记室参军,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,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。杜佑入朝为相,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。贞元末年,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“二王八司马”政治集团。唐顺宗即位后,参与“永贞革新”,革新失败后,屡遭贬谪。会昌二年(842年),迁太子宾客,卒于洛阳,享年七十一,追赠户部尚书,葬于荥阳。 刘禹锡诗文俱佳,涉猎题材广泛,与白居易并称“刘白”,与柳宗元并称“刘柳”,与韦应物、白居易合称“三杰”,留有《陋室铭》《竹枝词》《杨柳枝词》《乌衣巷》等名篇。其哲学著作《天论》三篇,论述天的物质性,分析“天命论”产生的根源,具有唯物主义思想。著有《刘梦得文集》。诗集十八卷,今编为十二卷。

TA的作品

  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

  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¹唐代·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²,二十三年弃置身³。怀旧空吟闻笛赋(fù)⁴,到乡翻似烂柯(kē)人⁵。沉舟侧畔(pàn)千帆过⁶,病树前头万木春⁷。今日听君歌一曲⁸,暂凭杯酒长(zhǎng)精神⁹。...

    刘禹锡律诗

没有更多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