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赋
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,它讲究文采、韵律,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。其特点是“铺采摛文,体物写志”,侧重于写景,借景抒情。赋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: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,叫“短赋”;以屈原为代表的“骚体”是诗向赋的过渡,叫“骚赋”;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,称为“辞赋”;魏晋以后,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,叫作“骈赋”;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“律赋”;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,称为“文赋”。著名的赋有:杜牧的《阿房宫赋》、曹植的《洛神赋》、欧阳修的《秋声赋》、苏轼的《前赤壁赋》、庾信的《哀江南赋》等。

  • 赤壁赋

    赤壁赋北宋·苏轼壬戌(rénxū)之秋¹,七月既望²,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。清风徐来³,水波不兴⁴。举酒属(zhǔ)客⁵,诵明月之诗⁶,歌窈窕(yǎotiǎo)之章⁷。少(shǎo)焉⁸,月出于东山之上,徘徊(páihuái)于斗(dǒu)牛之间...

    苏轼
  • 后赤壁赋

    后赤壁赋北宋·苏轼是岁十月之望¹,步自雪堂²,将归于临皋(gāo)³。二客从予,过黄泥之坂(bǎn)⁴。霜露既降,木叶尽脱⁵。人影在地,仰见明月,顾而乐之,行歌相答⁶。已而叹曰⁷:“有客无酒,有酒无肴(yáo),月白风清,如此良夜何⁸?”客曰:“今者薄暮(...

    苏轼
  • 阿房宫赋

    阿房(ēpáng)宫赋¹唐代·杜牧六王毕²,四海一³,蜀山兀(wù)⁴,阿房出⁵。覆压三百余里⁶,隔离天日⁷。骊(lí)山北构而西折⁸,直走咸阳⁹。二川溶溶¹⁰,流入宫墙。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。廊腰缦(màn)回¹¹,檐牙高啄¹²。各抱地势¹³,钩心斗角¹...

    杜牧

没有更多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