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> 正文

玉楼春·晚妆初了明肌雪

〔五代十国〕李煜

玉楼春¹
五代十国·李煜(yù)

晚妆初了明肌雪²,春殿嫔娥(pín é)鱼贯列³。凤箫吹断水云间⁴,重按霓裳(ní cháng)歌遍彻(chè)⁵。

临春谁更飘香屑(xiè)⁶?醉拍阑(lán)干情味切⁷。归时休放烛(zhú)光红,待踏马蹄(tí)清夜月。


译文

晚上刚刚梳妆打扮好的嫔妃宫女肌肤如雪、光彩艳丽,在春天的宫殿里鱼贯而列。凤箫吹至极致时,其音飘荡使云水为之开合,悠扬的《霓裳羽衣曲》歌儿唱彻。
香料粉屑在春风中飘散,馥郁弥漫。我禁不住神驰心醉,手拍栏杆,耽溺于深切的情味之中。酒阑歌罢归去时,不要点燃红烛,要让马蹄踏着满路的如水月色。

词句注释
1.玉楼春:词牌名。双调五十六字,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。
2.晚:一作“晓”。明肌雪:肌肤明洁,白滑似雪。
3.嫔娥:宫中的姬妾与宫女。鱼贯:游鱼先后接续,比喻一个挨一个地依序排列。
4.凤箫:凤凰箫。泛指管乐器。水云:水和云。此指水云相接之处。
5.重按:一再按奏。霓裳(ní cháng):指唐代大曲《霓裳羽衣曲》。歌遍彻:唱完大曲中的最后一曲。唐宋大曲系按一定顺序连接若干小曲而成,又称大遍。其中各小曲亦有称“遍”的。一说遍、彻都是称曲调中的名目。据王国维《宋元戏曲史》云:“彻者,如破之末一遍也。”
6.香屑:香粉,香的粉末。一说指花瓣,花的碎片。
7.阑干:栏杆。用竹、木、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,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、水边等处作遮拦用。情味:犹情趣。

李煜

李煜

李煜(937年8月15日-978年8月13日),原名从嘉,字重光,号钟隐,又号钟峰白莲居士,世称南唐后主、李后主。生于金陵(今南京),祖籍彭城(今江苏徐州)。南唐末代君主、诗人。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。
李煜初封安定郡公,累迁诸卫大将军、副元帅,封郑王。后改封吴王,入住东宫,奉命监国。建隆二年(961年),李璟去世,李煜继位,继续尊宋为正统,奉献岁贡,以保平安。开宝四年(971年),宋太祖灭南汉、李煜去唐国号,改称“江南国主”,次年又贬损仪制,撤去金陵台殿鸱吻,以示尊奉宋廷。李煜即位以来,广建寺院、普度僧尼,浪费大量资财。在这一时期,外有北宋虎视眈眈,内则财政开支紧张。他虽然实行过某些轻赋宽刑的仁政措施,却不能持之以恒。其推行的货币改革,反而加剧了农民的负担,使社会矛盾激化。开宝七年(974年),宋军大举征南唐,李煜虽坚持抵抗,仍在开宝八年(975年)兵败投降,被俘至汴京,授右千牛卫上将军,封违命侯。太平兴国三年(978年)七月七日,李煜在汴京去世,追赠太师,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。
李煜精书法,善绘画,通音律,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,尤以词的成就最高。其词作前期大多描写宫廷享乐生活,后期则追怀故国,感叹身世,写出另一境界。语言清新洗练,感染力强,李煜由此被称为“千古词帝”。其词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,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。后人将其词与李璟的词合刻为《南唐二主词》。